• 快速登陆  |  注册成会员       工作人员查询:
     
  • 首页〉 > 消费热点 > 内容
  • 1万亿回流银行 3.7亿人的余额宝高增长到头了?

    2017-10-21 11:18:09 |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了2017年9月份金融机构存款数据显示,个人存款一个月回流银行1.04万亿元,整个三季度个人存款回流银行超过近5500亿元,一举扭转了第二季度个人存款净流出的现象。

    \

     

    个人银行存款9月份和三季度的增长是否意味着余额宝们的高增长快到头了?业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天弘基金公司2017年三季度末的规模测算,余额宝三季度的规模增速已明显下降了。
     

    银行个人存款

    三季度恢复正常增长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9月底金融机构住户(个人)存款余额宝为64.26万亿元人民币,环比8月数据增加了1.04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0.67万亿元,定期存款增加了0.36万亿元。
     

    \
     

    2017年9月万亿个人存款回流银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季末效应,2017年3月底和6月底个人存款也曾回流银行7000多亿和1万亿。然而,从季度数据就能看出,2017年三季度银行个人存款明显好转,完全扭转了二季度末的负增长,恢复到正常增长。
     

    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银行个人存款时隔2年再次出现季度减少,减少了271亿元,余额宝们的快速增长从银行吸引了大量个人资金。
     

    \
     

    然而,2017年第三季度,银行的个人存款恢复了正常的增长,这一季度增加了5452亿元,环比增长了0.9%。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活期存款大幅增加,从24.21万亿元,增加到了24.68万亿元,所增加的4700亿元,相当于2017年二季度末银行个人活期存款的2%,增速远远大于银行定期及其他存款。
     

    活期存款流向四大行

    定期存款流向中小银行
     

    央行还公布了四大行和中小银行的个人存款变化情况。基金君发现,2017年三季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个人活期存款增加到了四大行那里,而个人定期存款主要流向了中小银行。
     

    2017年第三季度,四大行的个人存款主要来自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从13.13万亿元增加到了13.5万亿元,增加了3640亿元。
     

    \
     

    中小银行的个人存款增长结构正好相反,个人活期存款增长不多,只有119亿元,但个人定期存款增加很快,2017年三季度增加了1300亿元。这就说明了,中小银行重在增加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增长的压力依然非常大。
     

    余额宝们增速放缓后将何去何从?
     

    无论是9月个人存款回流银行1万多亿,还是三季度银行个人存款增加近5500亿,都已经表明银行个人存款资金恢复了正常的增长,余额宝们带来的银行个人存款快速搬家有放缓的迹象。
     

    但从余额宝的规模来看,201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增加了3300多亿和2900多亿,短短半年时间规模就激增了60%以上,2017年6月底达到了1.43万亿元。
     

    尽管余额宝尚未公布2017年三季度末规模,但从天弘基金公司的初步规模可以看出增速明显下降。
     

    2017年6月底天弘基金公司的规模为1.519万亿元,上半年增加了约6740亿元,其中,余额宝贡献了6200多亿元。

     

    基金业流出的一份规模数据显示:天弘基金公司9月底的规模为1.708万亿元,三季度增加了不到1900亿元,简单按照天弘基金公司规模增长九成来自于余额宝测算,则余额宝三季度规模增加1700亿元左右,明显小于第一和第二季度的3000亿元左右,季度环比增速下降到了10%多一点。
     

    基金君近期了解到,宝类货币基金增速整体有下降的趋势,已经进入新一轮比拼收益率的阶段,一些高收益率的,例如能够保持4.2%以上,甚至阶段4.5%到5%收益率的宝类货币基金的规模还能有快速的增长。而一些收益率低于4%或低于余额宝的货币基金规模增长变的很困难,甚至少部分出现了规模减少的现象。
     

    余额宝们的出路还是要靠做好服务和流动性基础上,业绩不差,才能不断吸引新的个人银行存款资金关注!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品牌315”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品牌315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品牌315网", http://www.pp315.com.cn。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服务项目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17062871号
    编辑中心: 品牌315网编采中心  技术支持:橙天设计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