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实体书店、画展、动漫主题展与商圈联姻成为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式后,以话剧演出为主的现场沉浸式娱乐也走进了商圈。如今,正在西单大悦城9层“上演”的“触电·鬼吹灯”沉浸式娱乐体验项目,自6月以来平均每天演出十余场,入场票几乎每场都售空。当这种基于影视IP结合沉浸戏剧、交互体验等元素的实景娱乐方式走进商圈之后,又会产生怎样的消费新体验?
借力商圈客流扩大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周日下午4点到达西单大悦城9层时,不到10分钟的时间,“触电·鬼吹灯”沉浸式娱乐体验的售票台前便排起了队。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平日场次上座率基本为九成,周末场次全部爆满,“运气好的话,下午4点还能约上晚上8点的场次”。
有位“触电”的消费者表示,“像一场‘话剧+恐怖电影+真人冒险’三项结合的互动活动,特效不错,体验也很新鲜”。“触电·鬼吹灯”也更像是结合了沉浸戏剧、密室逃脱、实景秀、RPG(即角色扮演游戏)等于一体的新娱乐产品,互动与逼真是其一大特色。其中,“饮一大碗壮士出征酒”、“盗得宝物无需上交”、“速效解毒丸”等情节设置是消费者认为“触电·鬼吹灯”比较好玩的元素。
这类现场沉浸娱乐,在嫁接电影尤其是进入购物中心后,已经开始锋芒毕露。拿此次的商业中心西单大悦城为例,奔着“触电”远道而来的年轻人,无形中给西单大悦城带来了更多的消费,购物中心希望通过引进新的娱乐形式,让地缘外的客流量增加,也希望顾客因此能够在购物中心停留时间更长,在等待的这一两个小时时间,就会转化为商场别的产品的消费。
与其他沉浸式娱乐不同的是,“触电·鬼吹灯”是基于电影、游戏、文学等任何IP为创作蓝本,在体验中让粉丝“深度参与”,通过自由选择角色观看故事、浸入故事、改变故事。实际上是将剧场搬到了商场,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IP的开发将不再局限于某一行业或品类。沉浸式娱乐基于某一IP,塑造了完整的场景、故事、互动方式,形成了消费者的浸入式体验。用户在这里,成为故事本身,也更愉快、更自由地完成了消费——这更类似于线上游戏的付费包搬到了线下。
同时,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建议道,沉浸式娱乐基于时下热门IP,能够吸引到年轻人参与其中,并成为他们社交与娱乐喜爱的方式,除了与商圈结合以外,未来其实还可以被植入到更具特色的体验场地,如郊野、旅游景区、古堡建筑群、主题公园等。
选对IP是关键
尽管“触电”是一种IP衍生的新潮玩法,但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大IP都适合做沉浸式娱乐的开发。沉浸式娱乐更强调互动性和社交性,如果是时下正热的言情类、校园类,很难通过各种关卡的设置,让大量消费者参与其中,所以相较之下,盗墓类、悬疑类、仙幻类题材的IP更容易通过“组团打怪”的方式让成批的消费者参与其中。
“由于成熟的IP通常已经具备一定量的粉丝基础,如果沉浸式娱乐项目能够与其绑定,则能够借力粉丝经济产生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影评人刘畅认为,对于“触电·鬼吹灯”项目而言,因为基于小说、电影本身自带的粉丝,《鬼吹灯》的相关衍生消费也会吸引高关注度和消费人群,但这些也会随着电影下映而衰减。“客观而言,沉浸式体验尽管已经在海外发展多年,但在国内尚属新兴事物,初期阶段借助IP能与消费者产生更好的良性互动。”
陈少峰表示,当下包括VR等依赖高科技的体验式项目都存在赔本赚吆喝的困境,这类个性化的项目体验人数少、号召力弱,如果不实现规模化的突破,基本都是在亏本。沉浸式娱乐尽管将演出与体验结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但未来如何更好地实现盈利,则值得注意。
尽管如今娱乐的概念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消费者可以触及的地方,但无论是VR眼镜还是手环,又或者是沉浸娱乐依赖的逼真视觉技术,如何通过技术与内容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互动体验,也是能否持续吸引消费者产生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沉浸式娱乐前景待考验
以网络游戏为核心,以影视剧、文学作品、动漫为外延的“泛娱乐”文化概念日渐形成,并逐渐成为行业热点, 文化多业态融合与联动成为数字娱乐产业尤其是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而且,有数据显示,影游联动、影娱联动的前景不容小觑。
《2015-2016中国泛娱乐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在泛娱乐产业链中,以电影、电视剧、音乐为代表的中游运营层拥有1000亿-2000亿元市场空间,以游戏、演出、衍生品等为代表的下游变现层指向2000亿元以上规模。过去四年,泛娱乐的核心产业均处于长线上升情势之中,总产值由1888亿元增加至4229亿元。
这样一来,自带品牌的IP粉丝效益和延展性将得到释放,这也是擅于深度挖掘IP的沉浸娱乐前景被看好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从沉浸式娱乐市场趋势预测来看,游戏制作公司、影视公司、手机公司、视频端等多方领域都在进入这一市场,试图分一杯羹,尤其是VR虚拟现实技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VR也成为下一个风口。
但是有专家指出,新鲜事物的不断更新势必会让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而后续还会有更多类似“鬼吹灯”的改编内容,如此一来,凭借现场互动以及3D效果将不再是新卖点。这也意味着沉浸娱乐除了需不断开拓有特色的内容,也需要增添更多先进、好玩的技术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术难以大面积适用以及体验感难以长时间持续等多重问题,也让沉浸式娱乐的前景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