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登陆  |  注册成会员       工作人员查询:
     
  • 首页〉 > 打假维权 > 内容
  • 山东青岛:六家涉嫌违法口罩厂家被查封

    2014-03-26 12:33:26 | 来源 品牌315

    3月14日,本报曝光了山东省胶州市一些口罩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少数厂家甚至涉嫌使用服装下脚料作生产原料的情况(详见当日A37版《探访胶州口罩村》),引起强烈社会反响。3月15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本报报道中涉及的厂家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查封了6家涉嫌违法生产的口罩厂家。

    \

     

     

     

     

    6家口罩厂被查封

      3月14日下午,《探访胶州口罩村》报道见报后,本报记者通过12365热线向青岛市质监局进行了举报。当晚9时左右,记者接到该局下属单位——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刘莹生科长电话,他表示,该局非常重视本报相关报道,局领导已经调集两路执法力量,准备次日从青岛市区出发,并责成胶州市质监局组织执法力量共同赶往本报所报道的胶州市大店村、前进村等地点进行突击执法检查。

     

    \


      3月15日上午,在记者随同青岛市质监局稽查局和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执法人员赶往胶州途中,胶州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已经赶到了本报报道的胶州市汪家庄镇“团圆口罩厂”并进行依法查封。胶州市质监局稽查队副队长赵冰告诉记者,在突击检查时曾遭到该厂负责人阻挠。“该厂负责人是当地村干部,起初情绪很激动,阻挠执法人员对涉嫌问题口罩和原料进行查封”。

      记者赶到时,胶州质监执法力量已前往大店村。在该村主街两侧记者看到,此前采访时开门营业的口罩厂大多已闭门锁户,执法人员迅速走进主街两侧未来得及关门的5家口罩厂。在现场指挥本次突击检查的胶州市质监局局长高义辉表示:“看了《中国消费者报》的报道后,我们就抓紧向市领导作了汇报,我们会依法彻查违法违规生产问题口罩的行为,直至查清楚、查明白。”

     

    \


      据了解,该村目前有200多家口罩厂,其中一家被查封的滨海口罩厂,是大店村口罩协会会长姜某开办的,执法人员将涉嫌问题口罩打包查封,并抽样检验。

    口罩原料来源不明

      在大店村被查封的5家企业中,对于口罩原料的来源问题,各家负责人均没能提供进货凭证,当地质监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核查原料的来源渠道是否合法。


      在滨海口罩厂,记者看到灰尘、棉絮满地的厂房内,摆放着好几堆做好的口罩,有的口罩已经缝上了商标。对此该厂负责人姜某告诉执法人员,这是河北某企业定做的,商标也是他们的。当执法人员让其提供原料来源和口罩去向凭证时,姜某只是说,“做口罩的料都是从南方一些城市和山东即墨市进的,保证合格”,并从手机短信里找出了委托加工口罩的河北某企业名称,别无其他证据。


      在该村深处一家未标注名称的口罩厂,老板也无法提供进货手续。对于生产的产品去向,老板只是模糊地回答:“西北地区和天津、河北等地方”。


      青岛市质监局稽查局稽查二处副处长于广深表示,“对于这些涉嫌‘黑心棉’的问题口罩,一定要查清原料从哪里来、制成的口罩卖到哪里去。只有把住源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规范口罩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目前没看到这些口罩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刘莹生告诉记者,从2008年起,质监部门多次对大店村等地部分厂家涉嫌生产黑心棉口罩的行为进行过整治,但一直未能根除该类现象。到底如何规范,除了当地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还须出台相关口罩生产标准,执法部门才有执法依据。

    劳保手套涉嫌“黑心棉”

      3月15日下午,记者随同执法人员来到本报报道的胶莱镇前进村那家废旧布料“开花”企业。记者看到,此前采访时那个泡着各种颜色布料、往外冒泡沫的水池已经空了,临近的一个水池里填满了五颜六色的碎布。“这个水池里泡的碎布哪去了?”面对记者提问,负责人刘某表现出满脸无辜,“这里面从来没放过东西”。记者找出此前拍摄的照片,面对证据,刘某在执法人员面前不再做声。记者看到,两个水池旁边就是一口深水井,井口宽约半米,井口上压着两口硕大塑料水缸。执法人员怀疑这口井可能是渗排脏水用的。


      再往院子深处走,记者看到一个厂房内晾满了五色斑斓的碎布条,旁边就有一台甩干机。看样子这些碎布是在门口那两个水池里泡过,然后经过甩干晾在这里的。记者用手一摸还感觉潮湿,靠近时能闻到刺鼻气味。


      在隔壁的厂房,就是一台长约10米的弹花机,一位女工正抱着碎布条往里填,经过这个机器的多道处理工序后,在机器的另一端就传送出来了“开花”过的棉絮状物品,一位男工正将棉絮状物品打包。


      刘莹生告诉记者,废旧布料回收利用曾是这里的一个产业,登记在册的企业约有30家。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开花”的企业应做好“两账一贴”,即进货台账、出货台账和警示贴,注明“再加工纤维,严禁用于生活用品”。医疗垃圾、丧葬用品、“洋垃圾”及被污染过的物品是严禁再加工的,但是也难免有些企业违规操作,制造“黑心棉”用于生活用品。


      该厂负责人刘某提供不出原料碎布条的来源,只是说“农民不懂这个”;也提供不出“开花”后的棉絮状物品卖到哪里,只是说卖到周边及南方。记者未在该厂内和打包的棉絮状物品上找到警示贴。但刘某表示,听来收购的人说,这些东西用于制作劳保手套。


      针对胶州口罩生产乱象的整顿情况,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

    转播到腾讯微博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品牌315”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品牌315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品牌315网", http://www.pp315.com.cn。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服务项目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17062871号
    编辑中心: 品牌315网编采中心  技术支持:橙天设计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