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315。在这一天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会感觉无比幸福。既会发现那些假冒伪劣商品瞬间就“缺货”了,也会发现不少商家“将计就计”地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转变成购物的狂欢,打折促销力度还不小呢。
今天晚上还有保留节目,那就是央视的315晚会。每每这个时候,肯定有不少知名品牌的商家在烧高香,期盼自己别是今年被砖头砸到的倒霉蛋,此情此景可谓“我若安好,便是晴天”。也就是在这场全民运动式的晚会上,即便是国际著名品牌的苹果、大众,也免不了低下高贵的头颅,老老实实的做起自我检讨。没法,品牌做的越大,被聚焦的可能性也自然越大。
大公司大商品,往往越做到后面越是战战兢兢。因为积累了太多的市场堆积度,就最怕“一根稻草”的出现。因为那样会让已经同质化竞争的赛程中被其他对手甩开一阵,这往往是最要命的。先有市场监督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手,后有越轨之后的代价成本极大,导致这些“强者”是大错不敢犯。
当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除了消费知名品牌之外,还免不了消费更多的没有知名度的商品。这些市场上的“弱者”,却往往给我们太多感触。笔者有朋友给刚购进的新车贴了车膜,当时花的价格也不高。结果没过几天就印证了“一分钱一分货”的真理,车膜很多地方已经鼓起小泡。“虽然便宜,但也要几百元,这也太坑人吧!”找老板说理,对方还振振有词“都跟你说了贴几千块钱的膜,你不听我也没办法!”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窘境。消费者们被迫去选择那些名气大但价格更是不菲的产品,当个冤大头也只是为个心安。如果要去选择那些很低廉的产品,却有要冒不小的风险。同时信息的不对称,更是加大了这种未知性。
就比如拿这车膜来说,到底这里面的成本水分是多少,本身有什么功用,都缺乏一个大概的公布。消费者只能在“你贴我也贴”的氛围中随大流。然而在很多车管所对新车年检的过程中,对于已经贴膜的车辆几乎都不会放行,因为贴膜的车辆视线会受到影响,不安全。当自相矛盾的情况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做些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题。
大品牌的东西,自然有不少人给他们念紧箍咒。而很多三无产品却缺少最后一公里的监督。同时,如果市场不遵守“小胜靠才,大胜靠德”的准则去运转的话,那只能用丛林法则来进行弱肉强食。在买卖过程中,谁都可能是弱者的身份。今天你在我这贴了劣质车膜,保不齐下次我就要在你这买双一穿就开嘴的“鳄鱼牌”皮鞋。就这样,劣质商品在击鼓传花的氛围中,成了相互比坏的道具。此时,笔者不由想起了自家买的那辆非著名品牌的电动车,买来没多久,就几乎是一月一修。“这么折腾我,厂家你知道吗?”
|